過去小修成長於單親家庭,哥哥是身心障礙者,媽媽在國小三年級時過世,四年級時參與射箭隊時,不慎眼睛受傷、置換人工水晶體,父親承擔整個家庭的經濟,上有老、下有小要照顧,因此忙於工作、經常忙到三更半夜,沒有時間陪伴小修成長,在這樣的背景下,小修總是習慣靠著自己來面對問題,在高中畢業前夕,小修的爺爺也過世了,而爺爺最大的願望,就是希望孫子可以順利進入大學,並且家庭可以和樂,所以到了成年後,小修也希望自己賺取生活費,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。
老師眼中小修是一位認真踏實、責任感強的學員。
在逆風據點-桃園市愛鄰舍協會這段職場體驗過程中,小修同時參與了長輩接送、兒童陪伴、行政支援與營隊規劃等多樣任務。起初小修表現得較為拘謹,雖然在實務操作上穩定、動作俐落,卻容易陷入對自我要求過高的壓力,導致在細節處理與多工排序上出現混亂。
▲小修的職場體驗 - 長輩接送任務
▲小修的職場體驗 - 兒童陪伴任務
透過持續的回饋與陪伴,小修逐漸願意放下完美主義的負擔,開始以溫和的語氣與他人交流,學習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與盲點。他不僅釋放更多情感,也在團隊中主動承擔責任、參與協調,從單一的執行者逐步轉變為具有整合能力的協作者。
然而,小修在照顧孩子方面仍在繼續學習,尤其是「原則與關愛」、「執行與彈性」之間的尺度,小修仍在學習拿捏,特別是在秩序管理與應對孩子們的情緒,偶有遲疑與搖擺。但他始終願意虛心接受回饋、勇於修正,這樣的學習態度是他最可貴的特質。
小修是一位具備潛力的青年,只要持續在溝通與自我管理上深化練習,相信他未來無論在哪個職場角色中,都能發揮穩定而有溫度的力量。
圖文/逆風據點-桃園市愛鄰舍協會